大国工匠刘更生和他的“京作”家具

家居
互联网
2022-08-28

  8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首日,百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携作品亮相“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师工匠精品展”专题展区。“这张紫檀雕云龙纹罗汉床的原物出自宫廷造办处,采用印度小叶紫檀满彻工艺,主体结构为三屏式,外翻马蹄、三弯腿、鼓腿彭牙、穿销挂榫,结构科学合理牢固。从选料、雕刻、制作、打磨、烫蜡,我和团队一起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更生正在展区向参观者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20825115516.jpg

大国工匠刘更生在展会现场向观众介绍“京作”家具之美

  刘更生身为国家非遗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隅龙顺成公司副经理、京作非遗博物馆馆长,曾成功修复了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使经典再现。

  2014年,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京作家具“托泥圈椅”被选中作为21国领导人的座椅,龙顺成接到了这批家具的制作任务。为了解决传统红木家具坐感较硬、舒适度低的问题,他们邀请积水潭医院的骨科专家参与并设计了不同弧线、不同厚度的坐垫和靠垫,针对不同领导人的体型,按照人体工程学逐一设计,保证了每把椅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与团队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完成制作任务,得到各级领导对于“京作”家具的高度赞扬。刘更生设计的“APEC系列托泥圈椅”也荣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国匠杯”银奖。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刘更生承担着冬奥全部展陈家具的产品设计及工艺把关的重任。“京作”家具从原料到成品经历100多道大小工序,时间紧任务重,还要坚守冬奥严格的品质标准,刘更生带领手工匠人,按照场地特点,反复琢磨技艺,针对代表性“托泥圈椅”,先后改良47处,部件尺寸标准由误差范围±0.5毫米,缩减到误差范围±0.25毫米,平整度、表面光泽度标准都得到大幅提升。最终圆满完成冬奥服务保障任务,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之美。

微信截图_20220825115529.jpg

参展作品《小叶紫檀有束腰雕龙纹大罗汉床》

  “传统家具制作讲究‘型材艺韵’。‘型’是指家具的形状和造型,‘材’是指所使用的红木材料,‘艺’是指红木家具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工艺,‘韵’是指红木家具在型、材、艺相互辉映的基础上,展现出的独特风格与神韵。”提起“京作”家具之美,刘更生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进行介绍。

  榫卯被称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科学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们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刘更生在博览会现场为观众讲解到:“大家看这套紫檀中堂,仅是桌子和椅子上的‘寿’字和花纹都极有讲究,不仅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且巧妙地起到了稳定作用。不用一根钉子,不用任何胶水,这些完全是用榫卯结构制成,每个榫卯都可以打开,榫卯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我们为了让座椅更加稳固,在制作中采用了龙顺成独门绝技——‘一木连做’。所谓‘一木连做’指的是座椅的每条腿从上到下都是使用一根完整木料制成的。除了从结构上强化了座椅的牢固程度,‘一木连做’还提高了座椅美观性,两块木头拼接到一起,不管如何精心选配,两块材料的的纹理、色差总还是有的,而“一木连做”的家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刘更生表示:“‘一木连做’使‘京作’家具的整体性得以更好的表现,尤其在色泽、纹理等方面表现得无可挑剔、浑然一体,更体现出匠师工艺的精湛。”

  多年来,刘更生带着徒弟们一直走在红木家具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路上。“按照传统做法,一根弯曲的红木要先去掉弯曲的部分,只留下直的部分使用,这会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刘更生介绍,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曲木拼接技术,即家具板材横向拼接时,接缝处随原木形状弯曲,打破之前木材横向拼接时的直线状态,实现了直线拼接拼缝严和花纹纹理一致、板材宽度一致、木材颜色一致的效果。这样下来,每年可以节约成吨的珍贵红木材料,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刘更生坦言,自从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的硬木家具制作项目,内心越来越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从事古旧家具的修复后,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加强,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更加觉得责任重大。现在我不仅仅是把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保护好传承好,更多的还是把龙顺成的工匠精神传下去。(忽 艳  魏 静